香港蘇富比2014春拍中國藝術品
2014年春拍早已拉開帷幕,對市場走勢的預測也漸趨一致。據(jù)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最新發(fā)布的藍皮書顯示,自2011年秋拍開始的市場下調(diào),經(jīng)過兩年的沉淀和調(diào)整,在2013年秋拍已呈整體企穩(wěn)回升態(tài)勢,2014年市場前景可期。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動,不僅帶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和全球拍賣市場區(qū)域格局的改變,更毫無疑問地推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為世界性話題。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風靡全球的玉器和瓷器。以下拍品價格均以港幣為單位(HKD)。
玉器篇
一:清乾隆 白玉童子「太平有象」

(1)拍品信息:
尺寸:15.3cm
作品分類:玉石器 擺件
創(chuàng)作年代:清乾隆
估價HKD:1,500,000-2,500,000
成交價:HKD 3,880,000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2)拍品點評:
此器主題取材于民間故事,“寓太平有象”之意。象代表溫馴祥和之瑞獸,在象的上馱負一寶瓶寓意太平,象征盛世安寧與和平,也指連年豐收的象征意義。帝王多以白象比作天下太平的象征來歌功頌德,并以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器以整塊籽玉雕琢而成,玉質(zhì)溫潤飽滿,呈脂玉特有之潔凈。象作回首狀,體態(tài)優(yōu)美,厚實逼真;三個童子表情逗趣天真,活潑可愛;象背披氈毯,毯上飾三爪龍紋飾,形態(tài)雄健宏偉,代表盛清統(tǒng)治者無限威權。此器最令人叫絕之處,在于象是立足于飾有靈芝奇石座上,此等珍妙巧思之創(chuàng)意,若非清宮造辦處玉作高手所作莫能成此佳器。傳世品中,以如此碩大和闐上等珍貴籽料及精湛巧藝雕琢瑞象立于奇石上之稀珍擺件未有所見。唯一與本拍品造型相似的一件站立于奇石上的玉擺件藏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但材質(zhì)為碧玉,1902年Heber R. Bishop所捐贈,館藏編號02.18.740,可供參考比較。
二:17世紀 黃玉臥馬鎮(zhèn)紙

(1)拍品信息:
類別:家居
估價:HKD2,200,000-2,800,000
成交價:HKD:6,640,000
尺寸:8.6cm
年代:17世紀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2)拍品點評:
此黃玉馬玉質(zhì)溫潤如脂,圓雕工藝簡潔流暢,打磨均勻細膩。工匠以精湛巧妙的技法,雕琢出自然逼真的臥馬。馬被賦以權力和財富的像征,工匠以嫻熟的技法雕琢臥馬,并從獨特的臥姿中體現(xiàn)了馬與生俱來的力量,可謂匠心獨運。如此小型的玉雕,工匠會因材施藝,用盡玉料隨形圓雕坐姿或臥造型的動物,既可把玩,亦可置于書案,用作鎮(zhèn)紙。
三:清雍正 黃玉巧色「梅花」墨床

(1)拍品信息:
尺寸:7.5cm作品
分類:工藝品雜項 筆墨紙硯
創(chuàng)作年代:清雍正
估價:HKD 500,000-700,000
成交價:HKD 2,560,000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2)拍品點評:
此墨床,雕工自然,流水行云,幽韻雅致。水仙、梅花,俏色巧雕,與半透明樹干反差絕妙??杀纫幌囝惞馑攸S玉墨床,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刊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香港,1995年,圖版174。另見光素白玉例,錄于《國之重寶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預祝建院七十周年高雄市特展紀盛》,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1994年,編號52。
四:清18世紀 褐斑黃玉仿古「卷葉紋」銜環(huán)鋪獸首小扁壺

(1)拍品信息:
尺寸9.2cm
作品分類:玉石器>擺件
創(chuàng)作年代:清18世紀
估價:HKD 250,000-350,000
成交價:HKD 2,080,000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拍賣會2014年春季拍賣會
(2)拍品點評
整體品相良好??谘丶白阊赜休p磕,足沿一處約0.2公分長的刮痕。器一側有沁斑。目錄印刷顏色偏青。
瓷器篇
一:明弘治黃地青花折枝花果紋盤

(1)拍品信息:
尺寸:高4.6cm,口徑26.1cm。
類別:瓷器、青花瓷、明弘治青花瓷
年代:明弘治年間
文物原屬:明代宮廷御用瓷器
文物現(xiàn)狀: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2)拍品點評:
盤口微撇,弧壁,盤心略內(nèi)凹。通體青花黃地,其法為先燒制出青花折枝花果盤,然后于花紋外白釉地上涂滿黃釉,使?jié)庵氐那嗷ㄅc油亮的黃釉形成鮮明的對比。此盤里心繪折枝梔子花,內(nèi)壁繪石榴、柿子、葡萄、蓮實紋樣,外壁有纏枝花一周。外底白釉上青花雙圈內(nèi)楷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嬌黃釉于成化時始出現(xiàn),但數(shù)量較少,到弘治時取得突出的成就,器物以盤碗為主。弘治朝官窯瓷器以嬌黃釉最為著名。這件青花盤就是以嬌黃釉涂地,使鮮麗的嬌黃與深艷的青花相映成趣,是一件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二:明萬歷青花梵文「?!棺稚彴瓯P

(1)拍品信息:
類別:陶瓷
估價:HKD: 1,000,000-1,500,000
尺寸:19.3cm
年代:明萬歷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2)拍品點評:
盤形猶如一朵盛開的雙層蓮花,般內(nèi)壁如花瓣狀下凹,內(nèi)繪雙鉤垂云紋,盤心平坦,在兩周如意云紋內(nèi)書梵文;外壁在上層蓮瓣內(nèi),以花卉間隔梵文裝飾,為萬歷朝較為特殊的典型品種之一。
三:明永樂 青花「一把蓮」盤

(1)拍品信息:
尺寸:27.7cm
作品分類:陶瓷 明代青花瓷器
創(chuàng)作年代:明永樂
估價:HKD 2,000,000-3,000,000
成交價:HKD 2,440,000
拍賣時間:2014-04-08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2)拍品點評: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細砂底,胎質(zhì)細膩,施釉肥腴,線條圓潤。盤心繪一把蓮紋飾,蓮花、蓮蓬、水草以緞帶束在一起,故名。盤內(nèi)外壁均繪纏枝四季花卉,紋飾精細,布局疏朗有致,畫意古樸。青花發(fā)色明艷,釉面紋飾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即是使用進口青料“蘇麻離青”所形成之“鐵銹斑”效果,時代特征鮮明。

蓮花紋樣是瓷器上的常見紋飾,寓有品德高尚、高潔清廉之意,千百年來廣受人們贊譽,蓮花作為裝飾紋樣出現(xiàn)在瓷器上,最早是由于佛教文化在東漢時期的傳入而興起的。至明永樂、宣德時期,“一把蓮”圖案成為典型的瓷器裝飾紋樣,受到人們的推崇,之后明、清歷代官窯均有效仿,且尤以康雍干為盛。由此也可以看出,永樂時期青花瓷器作為我國青花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代,他對后世青花瓷在紋飾、造型等各個方面的深遠影響。故本件拍品作為永樂青花同類器物中之上佳者,且保存極為完好,實屬不易。
四: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1)拍品信息:
尺寸:高28.5cm,口徑4.8cm,足徑11.3cm
類別:瓷器、青花瓷、明永樂青花瓷
年代:明永樂年間
文物原屬:明永樂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宮廷御用瓷器。
文物現(xiàn)狀: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2)拍品點評:
此梅瓶胎質(zhì)潔白,做工精細,青花畫工嫻熟。永樂時期使用的青花鈷料是一種稱為“蘇麻離青”的進口料,含鐵量較高,呈色濃重青翠,往往出現(xiàn)鐵銹斑疵。此瓶的青花鈷料即典型的進口料,在白胎的映襯下,罩于釉下的青花青翠濃艷,花果上布滿褐色的鐵結晶斑點,有如一幅傳統(tǒng)的水墨畫,暈散自然。
瓶小口圓唇,短頸,豐肩,寬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肩部繪變形蓮瓣紋,紋內(nèi)繪朵花。瓶身繪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別為石榴、枇杷、櫻桃、葡萄、荔枝,近足處繪上仰蕉葉紋一周,素底無釉。此瓶是明永樂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的宮廷用器,這種梅瓶的傳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貴。清雍正、乾隆時官窯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鐵結晶斑點過于均勻、細潔,與永樂青花自然暈散的風格有別。